close

        一般剛來學習氣功的人,對氣功並不是很了解,氣功的學習是一回事,練習又是另一件事情,學功靠老師,練功靠自己,好的老師可以幫助學習變的簡單輕鬆,容易記憶又不失去功的韻味,糟糕的老師自己學的也不通透,依樣畫葫蘆的抓不到重點,甚至把功法簡化到走樣的比比皆是,然而這是學習的部分,這一部分如果沒有做好,練習的部分更不用提了,會造成事倍功半的結果,也許不見得毫無收穫,但是拉長了練功的時間,也浪費了更多力氣與生命。

        記得有一次我在公園獨自練功,一位大嬸走著不太標準卻依稀可以辨識的行功,手勢是降、瀉法,看到我的平、補法行功,就停在一旁,我也停下做了平、補法三開合,大嬸開口說道:「你練的是郭林氣功吧?你練錯啦!我在XXXXX學的,你跟哪個老師學的?教得不對呀!應該像我這樣......叭啦叭啦(比劃了一堆)」,我說:「大姐,我在北京學的,老師是桑老師,應該不會錯吧?」,經過一番了解之後,發現原來她對於升、降、補、瀉這些基本原則都完全不懂,但是我耐著性子教她,她卻仍然執著於自己的認知,最後竟悻悻然離去,當下我更領悟到,一位好的啟蒙老師應該要教導學員虛心地敞開自己去學習,並且傾囊相授,而不是塞一堆功法給學員並且私藏一些訣竅。這種藏私的心態,已經害的許多功夫逐漸失傳了!我希望我的學生各個比我強,看著自己都有成就感,也給自己不斷進步的動力!

         話說回來,學了好的功以後,要懂得消化,不消化就會原封不動地還給老師,功的消化不是靠記憶,是靠理解與感受力,假如只是按照所學的"功"(即動作),而不去理解"法"(方法),即使練功者動作做到跟老師100%相似度,效能卻等同運動流汗一般,缺乏能量的帶動,原因之一是因為"意念的活動"在腦袋而不在全身,原因之二是"肢體的活動"是緊張的而不放鬆,這兩者皆會決定性地影響功的效能,簡單地說,太過認真的練功方式,不如輕鬆自然的把功法表現出來,也就是武俠小說中常常提及的"無招勝有招",當然這必須在功法反覆到熟悉以後,自然而然才能夠表現出來,當然這並非一朝一夕能夠造就,是需要經年累月的恆心練習與不中斷的毅力,並且對練功有一定的信念才能夠"成功"的,這就是郭林氣功的三心─"信心、恆心、決心"。

        每一門氣功,對於每一個人的影響不盡相同,有的功練"筋、骨、皮",有的煉丹氣,也有的屬於靜態修心性的,當然還有一些是屬於表演用的,不諱言也有拉人頭賺錢誇大不實的偽氣功,郭林氣功則是練五臟六腑的,每種氣功都定有其功能,沒有所謂好壞對錯,找對自己要的氣功去入門,進而去修煉,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,有餘力也能夠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,才是練功者開闊長遠的目標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氣功獅 袁興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